贵州智慧产业集团欢迎您!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在贵州聚福轩茶叶集团揭牌成立
发布时间:2019-01-10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贵州省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是我国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树以及栽培茶树的省份之一,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出产的高品质茶闻名全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近年来,由于生产方式不规范、经营手段不科学、市场开发不深入、产业机构不完善、各方面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全省茶叶产业的发展。  
为对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查找不足和问题,并根据客观发展特点提出建议,1月8日,第一届贵州茶产业经济发展研讨会暨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揭牌仪式在贵州聚福轩茶叶集团举行。经回复,1月2日,贵州省中小茶叶企业联合会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设立在贵州博士产业技术研究院,经贵州博士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意,由贵州聚福轩茶叶集团具体负责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日常工作并提供办公室及品茶休闲区。会议由省委决策咨询专家、贵州省科协常委、贵州省智慧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杨敢博士主持。
 

王德埙教授和杨敢博士为专家委揭牌
研讨会中,来自全省涉茶行业人士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黔茶——两山论的生动实践”展开分享、沟通和深度交流。大家意识到,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生态、健康、富民的朝阳产业,贵州茶产业在未来的贵州乡村融合中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杨敢博士和王德埙教授为专家委办公室揭牌
贵州省中小茶叶企业联合会法人代表、执行会长刘树平介绍说,今天的贵州,茶产业已成为43个县的主导产业,惠及贫困人口49.85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达到8641元,其中贫困茶农人均年收入4985元,人均增收526元;今天的贵州,茶园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有30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乡镇有233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行政村有78个,以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等茶区为主的武陵山区茶园面积达到500万亩,成为中国绿茶新的金三角。改革开放四十年,藏在大山深处“巴掌大”的茶园一路扩张,从几十万亩扩展到100万亩、500万亩,直至700万亩茶海绿浪滔天。后来居上的贵州茶,在中国创造了一系列“奇迹”:连续5年位居中国茶园面积第一,成为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和出口中心,刘树平同时对科技制茶、茶叶深加工进行了建议。
省委决策咨询专家、贵州省科协常委、贵州省财经工会主席、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敢博士说,2017年,全省多地相继开展了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大比武活动,贵州省财经工会也在贵州省财贸金融工会的指导下与思南县总工会也联合开展了“思南茶文化节”活动,全省茶产业在大比武中找办法、找经验、找典型,比贡献、比担当,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此外,9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方案明确我省将建设150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带动56万贫困人口脱贫,让茶产业成为山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贵州茶产业发展迅猛,在国际、国内等举行的大型活动上屡次获得大奖,例如:获得年度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一个、年度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一个、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一个、获得百佳茗村10个等殊荣。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王德埙表示,2017年贵州省茶园面积已达700余万亩,连续5年居中国第一位,全年茶叶产量达32.7万吨,茶叶加工企业共4149家,总产值达361.9亿元,累计带动49.85万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茶产业已成为贵州“五张名片”之一,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和促进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贵州茶产业经济研讨会应年年举办,要紧密围绕茶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对茶产业的发展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左起:马敏耀博士、蒲应秋博士、韦欣仪博士、杨敢博士、钱其学主任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刘映良博士说,随着贵州茶产业不断升华,品质不断提升,其好看、好闻、好喝等固有的独特品格和风味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自然条件、政策扶持、发展历史、发展环境等角度看,贵州茶产业发展优势大,后劲十足,为加快贵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各产业全面推进有着积极的作用。

左起:杨敢博士、丁超英董事长、陶光灿博士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贵州聚福轩茶叶集团董事长丁超英认为,近年来,贵州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围绕实施黔茶走出去战略,通过扩大开放,引进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向茶产业集聚,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经营,不断加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促进园区集聚与产业集群发展。随着贵州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茶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奠定了贵州茶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坚定了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决心。

高级专家沈赤兵老师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师范学院杨朝琼老师说:2014年5月,贵州省政府出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重点支持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三绿一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品牌发展,建设全国茶叶强省。自此贵州茶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贵州保护自然环境、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绿色产业,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富民产业,成为农产品加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成为展示贵州形象、促进开放开发的“名片”产业。

杨敢博士为康文博士颁发高级专家证书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共青团贵阳市委副书记袁园说,茶园作为贵州“绿色产业”的代表,可以说在发展山地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上具备先天优势。将“茶园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进行重点发展,把游客带进茶园,既有助于丰富茶产地的产业形态,也有助于游客、茶客进一步了解贵州丰富厚重的茶文化,进一步助推贵州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近茶区、接便道、延景点、多元化”的建设理念,将生态农业、生态茶园、自然景色、红色文化、人文景区等重要核心景观串联一起,让“产业发展”与“旅游”抱团,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绿色品牌。

杨敢博士为姚剑波博士颁发高级专家聘书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食品安全与营养(贵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光灿博士认为,贵州用最严厉的手段,强力管控茶叶质量安全。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第一是重金属,第二是农残。重金属方面,早在2008年,我们把未来规划种植茶园的400多万亩土地用GPS定位,检测土壤的pH值、重金属元素确保未来种植的茶园重金属元素不会超标。在农残控制方面,我们实行严厉的惩罚制度,对质量安全实行零容忍和黑名单制,在全国率先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提出“宁要草不要草甘膦”。我们严格茶园投入品的监管,在全省万亩以上的乡镇建立茶园生产资料专营店,每年不定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大检查。我们大力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倡“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建园模式,保持茶园生物多样性和茶园食物链的良性循环,最大程度减少农药的使用。我们强力推行从茶园到茶杯所有生产环节的透明化,建立以贵州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为主的质量可追溯制度,在云服务平台上,可以直接看到你想关注的茶园、茶叶加工厂、茶叶包装车间等环节的实时动态,生态环境好不好、加工环节干不干净,一目了然。在很多的茶叶包装上,我们还设置了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看见茶山在什么地方,海拔高度多少,空气湿度是多少,PM2.5是多少。近年来,贵州茶叶出口大幅增长,太古集团、联合利华、星巴克等纷纷在贵州建设出口原料基地或加大在贵州采购原料的力度,质量安全是最大的因素。

杨敢博士为陶光灿博士颁发高级专家聘书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钱其学老师认为,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大。在经济逐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逐步转变,健康意识、保健意识逐步增强,爱茶、饮茶人群逐渐增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追求,茶产品新品种日新月异,新产品开发不断革新,对茶叶的综合利用率大大提升。这一来,对茶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对大力发展茶产业,提升茶叶市场价值发挥了积极助推作用,有助于茶业的快速发展。

杨敢博士为刘映良博士颁发高级专家聘书
会议认为:纵观近十年来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成果,首先是贵州省领导对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视。201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茶产业行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产品布局、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贵茶之贵在其形,贵茶之贵在其色,贵茶之贵在其香,贵茶之贵在其味,贵茶之贵在其名。”,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用“五个贵”向世界推介贵州茶。并已建立2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对茶产业各环节的投入都落到实处;二是各项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成为落在茶产区大地的茶产业文章。三是茶旅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村交通、环境整治及房屋建设中均已把旅游发展紧密结合,立足茶园又跳出茶园作文章,茶旅融合已具规模。四是全省统一提出都匀毛尖、绿宝石、湄潭翠芽、遵义红“三绿一红"发展规划,重视品牌打造引领贵州茶产业提速升级。突出质量,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集各方资源合力打造贵州茶产业,推动贵茶岀山。总之,贵州茶产业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青山多抚媚,扶摇上青云。贵州在茶园上做大文章,只有产业兴,百姓才能富裕;生态才会更美。

杨敢博士为刘树平会长颁发专家委副主任委员聘书
本次茶产业经济研讨会各位专家、委员从主题报告、成果发布、经验交流与发展论坛四个环节来总结已有的品牌建设经验,深入探讨我省茶叶的品牌化路径,从消费者的品牌化消费角度把握品牌建设的方向,为我省茶叶品牌建设提供系统性的战略建议。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我省茶叶企业品牌的推广与营销、品牌战略与模式,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处理,促进品牌的快速崛起,助推产业转型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思路,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肯定。

杨敢博士为袁园书记颁发副主任委员聘书

杨敢博士为丁超英董事长颁发副主任委员聘书

杨敢博士为杨朝琼老师颁发副主任委员聘书

杨敢博士为马敏耀博士颁发高级专家聘书

杨敢博士为沈赤兵老师颁发高级专家聘书

杨敢博士为蒲应秋博士颁发高级专家聘书

杨敢博士为付安友董事长颁发副秘书长聘书

杨敢董事长为罗安董事长颁发副秘书长聘书

会议签到
 
附: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名单
主任委员:杨敢
副主任委员:刘树平,刘映良,陶光灿,丁超英,杨朝琼,袁园,王德埙,蒙慧,钱其学
秘书长:丁超英(兼)
副秘书长:付安友,杜汶芊,罗安,刘川,卜志东,江永,宋雷,刘欣沂
高级专家:任健,康文,何祖星,杨朝琼,马敏耀,任少峰,胡江华,沈赤兵,姚剑波,刘映良,杨敢,韦欣仪,王德埙,蒙慧,陶光灿,赵彬,张雪,邓燔,钱其学,蒲应秋,施海,任克贤
委员:刘树平,罗安,付安友,田华,袁园,杜汶芊,卜志东,吴永彪,夏文诩,李令丽,李付海,高锦平,江永,宋雷,刘川,刘欣沂,吴远志,方孟怀,刘日辉
 
附:王德埙教授建议
关于贵州茶业共同品牌的想法
王德埙
  2019年1月8日,在紫林庵瑞金商务大厦贵州聚福轩茶业集团召开的茶产业经济发展研讨会暨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揭牌仪式上,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丁秘书长重点讲了贵州茶产业在共同品牌问题上多年来摇摆不定,由此导致贵州茶产业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蒙受了重大损失,同兄弟省区相比较,可谓痛心疾首。
 贵州茶产业的品牌很多,互相之间也有竞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茶产业的共同品牌,就不能形成合力,冲出困境,杀出一条血路来。
我认为,当下需要特别强调、广为宣传的贵州茶产业的共同品牌是:茶的故乡——贵州!
兹论证于下。
  • 考古学的证据
据金黔在线报道,由于在贵州晴隆和普安两县交界处的一个叫笋家菁的地方,发现了一块200多万年的茶籽化石。在2009年7月,在遵义举办的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上,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指出:“世界之茶,源于华夏;华夏之茶,源于云贵;贵州是茶叶的故乡。”
1980年7月,卢其明在笋家菁拄着的拐杖意外拨到了一块石头,根据他对晴隆县悠久的茶历史的了解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他判断,这或许是一块茶籽化石!为了作出权威的科学鉴定,卢其明将其邮寄到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经鉴定,这确实是一块年份在2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的古茶籽化石。过去,英国学者认为“世界茶叶的原生地在印度阿萨姆”而这块古老的化石,扭转了这一猜测,刷新了业界对茶的故乡的论证。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唯一的茶籽化石。贵州省将在晴隆县建设“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
(卢其明先生给记者讲述茶籽化石的故事)
 
(今存省茶科所的世界唯一一棵“茶籽化石”)
  • 西南丝绸之路为什么必须更名
2016年6月20日到28日,王德埙参加了由国内史学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西南出海丝绸之路·黔境段” 考察活动,在历时8天的田野调查后,在贵州省黔南州首府都匀市结束。
  王德埙、王长城的研究成果,《我们对西南丝绸之路的“夜郎道”的看法》正式发表于《僚学研究》第二辑,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版。
  1. 我们主张将西南丝绸之路更名为:中国古代西南丝绸茶马之路。
  2. 时间段的几点不同。

A、中国古代西南丝绸茶马之路不是过去的说法:起源于汉初,而是起源于先秦时期,现在可以认为起源于6000年前。详见下面链接,或者百度:论开明天竺大鰼帝国

 “语言的证明和曼尼普尔的实证”。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oJHNKg?share_count=2
      B、过去,人们认为“茶马古道”起源于宋明时期,现在的看法是,起源于先秦时期,现在已经可以认为起源于6000年前。(证明同上)
 
  1. 中国古代西南丝绸茶马之路和云南大力宣传的“茶马古道”的不同。
    • 云南大力宣传的“茶马古道”以云南为中心,没有贵州的事。
    • 中国古代西南丝绸茶马之路特别强调了贵州在历史文化方面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一是贵州产马;二是贵州是茶叶的故乡;三是西南丝绸茶马之路除了从贵州道云南的通道之外,还有从黔南到广西的出海大通道。这个出海大通道没有云南的事。
  • 关于推广贵州茶产业的共同品牌的建议
1、恳请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牵头,向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希望在对外对内宣传,以及茶业广告审批上,强制性要求加上:茶的故乡——贵州!字样。
恳请贵州省中小茶叶企业联合会,将“茶的故乡——贵州!”作为行业要求,在产品的醒目位置标明。
 
 
 
 
贵州省中小茶叶企业联合会
贵州茶产业经济专家委员会名单
 
高级专家
1、任健,男,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哲学博士。
2、康文,女,博士,贵阳学院文传学院教授,专业方向:近代文学,贵州地方文化文学。
3、何祖星,男,1979年5月出生,贵州德江人,土家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理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教师,2017年7月至今,贵州省委组织部教育工委选派驻湄潭县复兴镇观音阁村任第一书记兼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2018年7月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杨朝琼,女,高级会计师,遵义师范学院审计处副处长。对遵义茶产业现状作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提交《提高遵义茶产业附加值研究》的研究报告。
5、马敏耀,男,信息安全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贵州省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贵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贵州师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省R3UV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普示范基地主任。
6、任少峰,男,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河海大学博士后,贵州省能矿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7、胡江华,男,经济学博士,计量经济学博士后,贵州师范学院教授。
8、沈赤兵,男,,贵州日报资深记者 ,大学学历,正高职称 ,从业30多年 ,先后荣获全国及省各类新闻奖近百篇,善长专业新闻釆编、贵州商业历史文化研究、商圣沈万三文化研究。其成果推动了贵州南方丝绸之路、贵州茶马古道、贵州夜郎古道等贵州一带一路历史文化的宣传和建设。个人专著:巜天龙秘事--江南首富沈万三与平坝》、《沈万三的屯堡后裔》、《商驿途程》、《贵商文化读本》。发表文字作品200万字以上。社会兼职:中国明史学会沈万三研究分会副会长,贵州省贵商研究院副院长,贵州商学院贵商研究所副所长。
9、姚剑波,男,电子科技大学理学硕士,贵州大学工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2011年晋升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贵州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10、刘映良,男,1975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博士毕业。现工作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学科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学、植被修复及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2部。
11、杨敢,男,1975年生,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省委决策咨询专家,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导师,贵州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科协常委,贵州互联网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贵州省财经工会主席,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商会与商帮文化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智业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省智慧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曾任省内高校宣传处处长,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校工会主席。
12、丁超英,女,贵州老茶妈,国家一级茶艺技师,国家二级评茶师,国际香道师,国家茶馆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茶业商学院股东,贵州省茶馆协会副会长,2016年个人获得金芽奖“国际杰出贡献茶人奖”,2017年成为央视CCTV“超越”栏目组特邀嘉宾,贵州聚福轩茶业食品集团创始人。
13、韦欣仪,女,1985年12月生,贵州遵义人,四川大学旅游管理博士、文化遗产与旅游规划博士后,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贵州省旅发委专家导游、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度)“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扶贫研究”创新团队四个核心成员之一,怀着对科学研究的满腔热情,一直致力于旅游规划与管理、文化旅游以及旅游扶贫领域的研究。14、14、王德埙,男,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贵州省文化厅贵州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贵州社科院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从事贵州安顺镇宁万亩竹王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15、蒙慧,女,贵州商学院教授,工商管理硕士,贵州商学院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方面研究。
16、陶光灿,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瑞典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后,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党委委员,食品安全与营养(贵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7、赵彬,男,管理科学博士研究生,贵州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研究工作。
18、张雪,女,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贵州商学院副教授,长期农业经济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19、邓燔,女,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现海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农业发展专业(硕士),法国巴黎高科环境管理与热带林业专业(硕士),丹麦奥胡斯大学土壤数字制图(博士),期间悉尼大学交流研究3个月。语言:英语(流利的听说读写及翻译),法语(听说读写),丹麦语(日常沟通),德语(基本沟通)。贵定县黔之冠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20、钱其学,男,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高级讲师(副高职称)。
21、蒲应秋,男,博士,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22、施海,男,贵州省贡茶研究组专家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安顺市人民政府聘“安顺瀑布毛峰”茶旅推广形象大使,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聘请“普安红”茶文化形象大使。贵州省首届评茶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23、任克贤,男,生于1963年3月,1992年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工作至今。先后任凤冈县茶叶公司经理、凤冈县茶叶办主任、凤冈县西部茶海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凤冈县茶叶协会副会长、凤冈县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贵州省茶叶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社团职务。取得国家一级评茶师、高级茶艺师资格,2014年获聘贵州省茶叶学会茶叶审评专家,2016年度贵州茶行业“十佳优秀管理者”,2017年贵州绿茶首届全民冲泡大赛“铜奖”。
 
 
委员
1、刘树平,男,贵州智慧茶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贵州省中小茶叶企业联合会法人代表、执行会长。
2、罗安,男,1970年3月生,贵州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3、付安友,男,汉族,中共党员,二零零年至二零零九年任毕节市百里杜鹃金坡乡化窝村副主任,主任,书记,二零零七年至今从事茶产业行业,二零零九年成立贵州古彝茶叶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于二零一一年取得国家级的中级评茶员资格证,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四年任毕节市百里杜鹃企业协会会长,期间担任百里杜鹃农业局,招商局,质监局,经能局党务监督员,二零一四年至二零一七年任贵州省茶叶流通商会副会长。
4、田华,男,余庆县九龙茗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5、袁园,男,共青团贵阳市委副书记,贵阳市青联副主席,共青团贵州智慧产业集团团工委书记。
6、杜汶芊,女,贵州智慧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7、卜志东,男,都匀高山毛尖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8、潘杰,男,黔东南州茶叶协会副会长、黎平县坝寨乡高场茶场董事长。
9、吴永彪,男,黔东南州茶叶协会副会长,黎平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黔东南州第十四届州人大代表,黔东南农林产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
10、夏文诩,男,1989年9月贵州遵义农校毕业,分配到贵州省农垦道真洛龙茶场任副场长,负责生产销售,92年离职在遵义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97年下海经商自成立“遵义同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主要以事茶叶经营业务。
11、李令丽,女,大方县百纳乡千叶茶叶种植基地董事长。
12、李付海,1970年生,1990年在都匀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上班,2004年在都匀市供销社茶场负责车间技术指导,茶园管理技术指导至2004年,2004年4月起,调到都匀市毛尖茶集团《贵州有机茶》基地任场长至2008年,同时负责各乡镇茶园管理及生产加工技术指导培训。2010年任都匀市沙寨宜神种养殖综合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13、高锦平,男、1993年毕业于福建寿宁高中,同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茶叶机械的生产、管理、研发、业务等。于2015年在宜昌注册宜昌高捷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任法人,于2018在贵阳注册贵州高捷茶叶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任法人。
14、江永,男,贵州聚信善富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15、宋雷,男,贵州省民族宗教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
16、刘川,男,贵州大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17、刘欣沂,男,贵州龙弈百年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8,吴远志,男,工程师,黎平县茶叶局副局长。
19,方孟怀,男:1995.9-1999.6在贵州省城乡建设学校学习1999.9-2010.3在白云区建设局拆迁办办事员2010.4-2013.8白云区房屋征收管理局群工室主任2013.9-贵州兴明房地产事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在2008年参加贵阳市委组织的“双千”帮扶活动,代表白云区建设局到清镇市流长乡盖陇村进行帮扶。2015年分2次合计捐助22万元给艳山红镇社会和谐促进会帮助解决社会历史遗留问题。2016年捐助5万元参与泉湖公园石雕观音。2017年参与对口帮扶,代表贵州兴明房地产事务有限公司帮扶长顺县白云山镇中院村8户贫困户,并出资4万元参与养兔,通过造血式的帮助解决村民脱贫。在担任公司负责人期间,将公司员工由几个人增加到目前60余人,为社会解决就业,上缴税收约200余万元。2018年出资千余万元投资成立晴隆云水天茶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健康食品生产。
20,刘日辉,男,广州市宇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宇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承接省纪委的贵州全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大数据建设。